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51113日,巴黎遭遇恐怖袭击,129人死亡,352人受伤!可伤者岂止巴黎。文化高度自信的欧洲或许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长期高举的多元主义大旗,整个西方基督教现代文明在探寻与穆斯林和平相处的道路上又狠狠地摔了一跤。条顿骑士留在耶路撒冷石板路上的马蹄印仍依稀可辨,极端原教旨的枪炮声却已从曼哈顿一路响彻香榭丽舍。双方绵延千年的仇恨,交织无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您可曾想过,除去历史纠葛,这蔓延全球的恐怖主义背后,是否有着气候变化的身影?

 受地形和热带多雨带北移影响,中东地区北部山区和南部区域降水可能一定程度增加,但改变不了区域干热化发展的大趋势。由1所示,在1900-2000年的百年间,包括中东国家(2)在内的地中海东岸地区降水在减少、气温却在增加。中东各国农业人口基数普遍较大,农业耗水占比高。在统计的14个国家中,包括沙特、伊朗、叙利亚在内的一半国家农业耗水占比超89%3),远高于发达国家的50%水平。粗放的农业耕作方式直接将农民生计置于气候变化的风口浪尖,伴随而来的粮食安全时刻威胁着社会稳定。正如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Forbes Kerry)所言,并非气候变化直接导致了叙利亚危机,但(此次)严重干旱明显加速了局势恶化;对农业的打击威胁到粮食供给,由此造成的民众流离失所削弱了政府对全国的控制力,使其处理地方军事组织时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1. 中东地区1900-2000年夏季气温和雨季降水变化

图摘自thesis of Zittis G (2015) & 数据源自The World Bank (2012)

 

2 中东诸国位图

3. 中东地区部分主要国家国内用水比例

 

数据源自report of Sowers J et al., (2011)

要抵御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大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用水效率等,这无不考验着政府的社会管理和资源协调能力。区域人口膨胀对此提出了严峻挑战。据统计,2005年中东地区总和生育率达3.4,高于拉美2.5、东亚2.0,世界平均水平的2.7,其中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伊拉克和约旦人口总数将在2009年基础上分别增长6.3倍、2.4倍、2.1倍、1.6倍,达到本世纪中期的1065万、6400万、1024万和1027万。这不仅对经济增速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对本已紧张的水资源供给形成了空前压力。气候变化导致中东地区降水总体减少已成共识(4),而研究预测该地区主要河流流量在本世纪中、后期也将显著减少,其中约旦河分别减少22%30%,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则各减少10%。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形成的双重压力,使得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持续走低(5)。总而言之,水资源短缺构成了诱发中东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如何维持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均最低水资源量将值得特别关注。

 

可道小讲堂:总和生育率,英文为Total Fertility Rate,简称TFR,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理论上讲,总和生育率为2时,即父母双方生育两个子女,社会人口保持恒定。但考虑到疾病、天灾等不确定性因素,发达国家其值为2.1、发展中国家为2.3时,社会人口基本保持稳定。

 

4至本世纪中期中东地区部分主要国家人口增长率和年均降水量变率

 

数据源自联合国人口司(http://esa.un.org/unpp/) report of Chenoweth J (2011)

 

5 中东部分主要国家2000&2025年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

 

数据源自report of Chenoweth J (2011)

河川径流虽为流经地提供了便于取用的可观水量,但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也埋下了冲突的祸根。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等中东大河,分别流经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朗、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国(或地区)。在人口增加、降水减少的情况下,若缺乏政府间沟通,可能导致上游国家无节制取水、中下游国家无足够用水,这一不平衡将直接威胁到地区稳定。反观国际,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增加清洁能源比例是欧亚美澳主要能源使用国的共同愿望和努力方向。然而,中东国家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的原料生产及相关石化工业,在新能源技术突飞猛进、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经济结构如若不能及时调整,地区稳定和持续繁荣堪忧。这原本就是中东各国需直面的现实挑战,但气候变化正在“火上浇油”,让这些挑战变得更加棘手,而留给有效应对策略的时限也将越来越短。

2002年统计,阿拉伯国家每日收入不足1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达9000万,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0%。气候变化造成的水资源紧缺、夏季高温等极端天气,对弱势群体健康无疑具有更大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打击将加速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贫民区缺乏配套市政设施,高温少雨的气候变化使得疫病传播风险大增。尤其当经济活力不足以创造足够多新增工作时,不断增加的城市失业人口和持续涌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区域粮食和水资源供应提出了艰巨挑战,极大威胁社会稳定,为恐怖组织滋长提供温床。《周易·系辞下》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的初衷固然美好,可结果一定导向“通”和“久”吗?面对上述变化,我们无从知晓有多少原本憧憬平静生活的年轻人,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相伴左右的不再是屋后的椰枣树和手中的可兰经,而变成了腰带上别着的手榴弹和背上的AK47如果平衡存于宇宙万物,那气候变化无疑是加速平衡向右倾斜的催化剂,不仅在事态发展上“火上浇油”,甚至干着“逼良为娼”的勾当。

 让我们以史为鉴。香港大学的张大鹏教授研究团队(David D. Zhang)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在权威学术期刊《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和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撰文,阐述气候变化是导致公元800-1911年中国国内战争和朝代更替、公元1500-1800年欧洲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着眼当前。美国参议员桑德斯 (Bernie Sanders) 20151114日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第二次辩论会上再次强调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而中情局和国防部也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导致恐怖主义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这个潘多拉魔盒,气候变化才刚刚掀开了它的一角。

 “面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演说中如是说,“如果无动于衷,我们面临的将是更严重的干旱、饥荒和流离失所,而这一切都将在未来数十年以愈演愈烈的冲突形式展现”。奥巴马的呼吁绝非恫疑虚猲!要改变恐怖袭击蔓延全球的现状,除了外交智慧外,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脆弱生境的影响,预测气候变化规律,通过政府政策科学制定、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科学研究高效投入,以及教育普及和公众参与,减少气候变化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从源头上刨除恐怖主义的滋生土壤。恐怖主义这团冥火,气候变化正在背后悄悄浇油,多大程度上助燃了基地组织和ISIS这两团正旺的火苗我们无从知晓,但立即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斩断这只推动恐怖袭击全球蔓延的幕后推手,或许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成效。巴黎气候大会成果,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袁川,中科院生态中心在读博士

可道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kedao.org.cn

话题:



0

推荐

可道

可道

8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可道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网络。我们深信,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道是对人类发展的最大贡献。可道希冀汇聚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最有理想抱负的一群年轻人,传承中国文化的美好,结合东西方智慧,全面、客观地讨论中国的环境问题。我们期望为全球关注中国环境议题的华语读者贡献韩陵片石,朝成暮徧,启迪世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