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侯晓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以前吃饭挑食,总把不爱吃的蔬菜和肥肉聚成一堆剩在碗里,这时候家父会说:“山里的孩子有的可能一年到头都吃不到肉!”后来出国读书,有次跟美国同学一起吃饭,我表示吃不下,两位同学几乎异口同声:“想想非洲那些饿死的孩子!”——据说这是他们儿时常听妈妈说的一句话。父母这种教导是对熊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批判,但进一步讨论之下我得出了一个有些让人心塞的结论——无论我们节约还是浪费食物,都不会给饥饿人群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节约粮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即盘中餐饭粒粒都是辛苦,来之不易、物力维艰,这是教育小孩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然而市场经济之下,似乎消费者多买多扔才能刺激生产,农民牧民、厨师和跑堂的小哥小妹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那么今时今日,节约粮食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说,节约粮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帮助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贫困儿童真有可能因此而早一天过上食可果腹的生活,你会不会觉得我吹得有点大?

故事的回路有点长,你大概要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听下去。

 

1. 青椒肉丝盖饭

先从一份青椒肉丝盖饭说起。青椒、肉丝、饭,分别来自三个相互独立的复杂的生产流程。

图1:青椒肉丝盖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椒对土壤的水分条件很挑剔,不可太干不可太涝,所以要选择地块平整、浇排水都便利的土壤,还要在种植中不断追加氮、磷、钾肥,在中国只在北方几个省份有大范围种植。蔬菜种植一般都要占用好耕地、消耗大量化肥和水,化肥进入土壤,对耕地生态造成影响,而青椒还是一种相当平民不娇气的蔬菜。

 

图2:青椒,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猪则更麻烦。

首先,把一头猪仔养到出栏需要五六个月、其间要消耗四五百斤饲料;在这几个月间,动物肠道发酵和粪便收集处理会排放大量甲烷,粪便处理还会排放氧化亚氮,这两者是除二氧化碳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一头在中国温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肉猪,一年可以排出约4公斤甲烷和0.08公斤氧化亚氮,相当于133公斤二氧化碳[1]。 过去农民既养猪也种地,粪便可以简单处理后当作土肥还田,然而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出现,粪便处理越来越成问题。猪粪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污染当地水源、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还可能导致病原体随水源传播[2]。 到今年五月,全国已经有10个省份划出了生猪禁养区以保育水源 ,可见形势之严峻[3]。

图3:养殖场的小猪,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稻种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稻田耗水大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大家不常听说的是稻田漫灌时水中含氧量很低,土壤中类似根系分泌物一类的有机物在这种缺氧环境下厌氧降解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

 图4:水稻田,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向稻田供水灌溉还需要电能供应,而电力这种二次能源背后——特别是在中国——还意味着火力发电过程中大量温室气体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因水稻种植而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小麦种植的38倍[4]。

这还只是田间地头。这些农产品从收获、存储、输运、分销,到最后进入一间餐馆的后厨,还要用去不少燃油和电力。当季成熟的蔬菜和粮食,要用烧着柴油的收割机收割、筛选,装进同样烧柴油的卡车里,和屠宰场加工出的生猪肉一起,被运送到仓储中心、农贸市场。运输过程并不轻松,青椒上总需要洒点水保持新鲜,猪肉则需要制冷防腐,而制冷要电。对那些一切农牧产品全靠外界供应的城市来说(比如北京超过一半的蔬菜来自河北和山东),运输就要花掉几天时间。

在餐馆后厨经过一系列煎炒烹炸之后,这份盒饭终于搭上外卖小哥的电动摩托,被运送到一个个居民区和一栋栋写字楼里——故事还没完。

图5:食品生产供应链,来源于网络

 

世界上总有很多像笔者一样永远吃不完一份盒饭、又不爱吃剩饭的人,选择把只吃了一半的盒饭扔进垃圾桶里。假如你不是这样,也应当有过清理冰箱时发现生菜蔫掉、酸奶过期的经历,这些过期食品往往也只有垃圾桶这一归宿(此处倒不妨再提一句,冰箱也用电)。这些餐厨垃圾多数进入垃圾处理厂,或填埋或焚烧,统统变成新的排放。美国的甲烷排放有20%来自垃圾填埋,而垃圾填埋场中则有21%是食品垃圾[5]。

可以说,一份简单的青椒肉丝盖饭,除了是青椒、肉丝和饭之外,还是占用的农田、消耗的水、排入土壤的有机物、温室气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柴油汽油还有电力。

 

2.  那又怎么样?

你或许会说,“一切不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吗?这些排放和污染都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如果田间种出的每一粒米最后都会被吃进肚里,这样的论断也不是没有道理(暂且不论生产过程可以改进)。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世界范围内,供人类消费的食品中有三分之一最后都没能物尽其用[6]。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13年发布研究报告称,世界上一年中“生产出而没有被吃掉”的食物达到13亿吨,而全球农业产出连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产品在内总计也不过60亿吨。 这些食物散落在收割后的农田里、输运中的公路上、加工工厂的生产线上、厨房里,还有散发着异味的垃圾填埋场中。

全球每年被浪费的食物背后是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如果把这些食物当作一个国家,它们带来的碳排放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6]。 生产和加工这些食物造成的水污染、以及垃圾处理导致的大气和土壤污染也不容小觑。而且,食物损耗/浪费的环节越靠近下游也就是消费端,相应的环境影响就越大。

又有人要说,“假如我恰好不信什么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呢?这都是发达国家限制中国发展的阴谋!”那我们就撇开这些不谈,专门聊聊资源消耗。

除了那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世界上每年被浪费的食物在其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还占用了250立方千米的淡水资源(伏尔加河一年的排水量)和全球约30%的耕地面积。如果这些资源可以被节约下来,那么解决饥饿便不是不可能的。比如,世界银行的估算显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减少1%的食物损失可以给当地带来每年4千万美元的经济收益,其中多数可以直接惠及从事生产的农户[7]。

 

图6:世界上一年中被浪费的食物造成的环境和资源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往大说,食物产品的利用率越高,自然资源占用就减少,成本降低,从而能够供给更多人口,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 正因如此,在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两个提到了食物。其中目标二要推广可持续的食物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并以此来消除贫困和饥饿;目标十二则要求降低消费端的人均食品垃圾制造量和生产输运过程中的食品损耗,实现食品供应的可持续发展[8]。

而对中国这一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让人高枕无忧的议题。

 

3. 我们怎么做?

故事虽然从餐桌上的节俭讲起,但实现食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却不仅止于此。

正如前文所述,食物的损耗和浪费其实从种植和收割就已经开始。事实上,全球所有的食物废弃物中有54%产生于食品供应的上游,也就是收割和存储的过程中;在机械化农业不发达,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低效,这个数字还要更大[6]。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改变看待整个食品行业产业链的方式;其次,要自上游至下游全面考虑,有针对性地提高关键环节的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领域有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概念叫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主张任何产品的存在周期都可以被切割成几个阶段进行分析。FAO的研究将食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农业生产、收获后的处理及仓储、加工、分销、消费和生命周期终结几个阶段[6]。 研究显示,世界上不同地方食品损耗/浪费的源头分布有很大区别。

整体来说,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链下游产生的浪费越多;相对的,不发达、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则在生产、输运和加工等中上游过程中损耗更多。因此,发达国家应关注减少消费端的食品浪费,而不发达国家应更重视提高中上游的效率。

图7:世界各地食品浪费/损耗在不同环节的分布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如图所示,在中国所在的“工业化的亚洲地区”,46%的食品损耗/浪费在消费环节产生,另有40%在生产、收获和仓储中产生。 也就是说,对中国来说,产业链的首尾两端,是实现食物供应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点环节。

就我们消费者自身而言,首先应做到尽量物尽其用、减少浪费,其次最好可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当然这一点需要社区甚至更大范围的统一协作,同时也离不开餐厨垃圾收集处理这一潜在行业的形成和完善)。具体到操作,美国国家环保局针对消费端给出了以下建议(推荐程度由高到低):

首先,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食品消耗,比如家庭可以对一次买多少食材,每顿饭做多少做好规划,减少浪费;

其次,在社区内建立食品共享渠道,把吃不完的食物送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第三,把食物捐给动物,比如收集起来送到养殖场;

第四,将多余的食物用于需要能源的工业生产,如用作生物质燃料;

第五,将食品垃圾分类收集用于堆肥。

 

除此之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还针对生产到消费每一个环节给出了详细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参考资料

[1] IPCC2006指南.

[2] OECD,农业贸易与环境;养猪业,2003.

[3]中国肉类协会:农业部畜牧业司就生猪养殖问题进行解读,2016

[4] http://www.southasia.ox.ac.uk/sites/sias/files/documents/GHG%20emissions%20from%20rice%20-%20%20working%20paper.pdf

[5] https://www.epa.gov/sustainable-management-food

[6] FAO, Food wastage footprint, Impacts on natural resources, 2013.

[7]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ARD/Resources/MissingFoods10_web.pdf

[8]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http://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

[9]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hat’s Food Loss and Waste Got to Do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Lot, Actually. 2015

 

补充文献

1.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ood Wastage Footprint: Impacts on Natural Resources: Summary Report. FAO, 2013.

2.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6.

3. PÉREZ ESPEJO, R. O. S. A. R. I. O. "Agriculture, trade and the envireronment: the pig sector, de OECD." Problemas del Desarrollo. Revista Latinoamericana de Economía 34.135 (2009).

4. Gathorne-Hardy, Alfr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rice." Harriss-White, B.(Ed.) (2013).

5. Zorya, Sergiy, et al. "Missing food: the case of postharvest grain losses in sub-Saharan Africa." (2011).

6. "FAO.org." Toolkit: Reducing the Food Wastage Footprint. N.p., n.d. Web. 05 Sept. 2016.

7.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od."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n.d. Web. 05 Sept. 2016.

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United Nations." UN News Center. UN, n.d. Web. 05 Sept. 2016."What's Food Loss and Waste Got to Do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Lot, Actually."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N.p., n.d. Web. 05 Sept. 2016.

9. 中国肉类协会新闻:农业部畜牧业司就生猪养殖问题进行解读,2016

 

作者简介

侯晓璇,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本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硕士,现就职于ICF从事电力市场分析,关注电力市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金融和消除贫困。

 

文以载道编委会

蒋明凯,陈思佳,郑雪萌

致谢:朱子悦

 

 

本文为原创,赞赏请扫下方二维码

 


 

联系作者:contact@kedao.org.cn

可道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kedao.org.cn

可道欢迎全球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盆友们说出你们的观点,让我们一起"可持续,道未来"!

来稿请至:contact@kedao.org.cn

投稿要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主题,文章简介、有趣、原创即可。

可道是致力于中国环境观察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网络

欢迎您关注我们

北京•上海•广州•华盛顿•洛杉矶•费城•阿姆斯特丹•悉尼

 

话题:



0

推荐

可道

可道

81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可道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网络。我们深信,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道是对人类发展的最大贡献。可道希冀汇聚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最有理想抱负的一群年轻人,传承中国文化的美好,结合东西方智慧,全面、客观地讨论中国的环境问题。我们期望为全球关注中国环境议题的华语读者贡献韩陵片石,朝成暮徧,启迪世人。

文章